看到《愛子歸來》後,我的心久久無法平靜。這部紀錄片宛如一封封跨越海洋的書信,把觀眾帶進楊媽媽那份超越血緣的深沉母愛,也讓我重新思考「家」與「歸屬」的意義。
首先,楊媽媽用二十多年的堅持,用一封封信撫慰那些被囚禁在高牆裡的華裔青年。畫面中,她在書桌前,燈光下認真寫字的身影,彷彿能透出紙張的溫度。信中的每一個字句,都是她對孩子們無私的牽掛;每一次寄出,又像是在遙遠的牢房裡點燃一盞希望的燈。這份持續不懈、絲毫不因時間而褪色的愛,讓我深深感受到真正的母愛,不問回報,只為讓孩子知道:你並不孤單。
紀錄片也細膩呈現了孫女的成長與糾結。因為父親的缺席,她對祖母既有依賴又有疏離。兩人之間最早的對話,竟是用紙條在牆角傳遞。那段畫面,顯得尤為凝重:孫女寫下「奶奶,我怕你不愛我」,楊媽媽回覆「無論你在哪裡,奶奶永遠在」。簡短的字句,卻讓我淚眼模糊……原來,言語和文字,也可以是最真摯的擁抱與守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