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喪偶者哀傷輔導協助方案」為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,協助喪偶者找到與失落哀傷共存的方式,進而重拾對未來生活的希望。此方案自民國109年起由「財團法人至誠社會服務基金會」(以下簡稱「本會」)與「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」(以下簡稱「一葉蘭」)共同合作,提供需要哀傷輔導服務的喪偶者,在情緒上能獲得支持,以協助其重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與壓力。
哀傷輔導的功能:
喪偶,除了親密關係的失落,亦同時面臨其他生活層面的變動, 往往需要經歷一段時間調整生活步調與心情。根據 Homles & Rahe 所研究的「社會再適應量表」,成人生活事件中以配偶死亡為最大壓力事件, 台灣也曾將「社會再適應量表」修訂後施測,發現國人的壓力事件中,也以配偶死亡居壓力首位,可見配偶死亡的經驗不論中外,都是人類生活經驗中最大的壓力事件。一葉蘭在服務喪偶者的經驗中也發現,喪偶者在喪偶後易形成消極的生活態度,對於生活缺少活力、動力及興趣,加上過度在意外界的眼光、缺乏社會正向的支持,進而自我封閉與社會疏離。
有明顯悲傷情緒之喪偶個案在遇及其他失落事件發生時,更容易受到影響,陷入情緒低落狀態,亦可能引發強烈的情緒波動。在哀傷境遇中,若有人能夠扮演傾聽者、支持者、引導者及資源提供者的角色,定期關懷、陪伴喪偶者,使其在情緒上較為穩定,並獲得心理支持,則可協助當事人重新面對和因應生活中各種面向的問題與壓力。
服務內容摘要:
此服務方案,由一葉蘭為第一線收案單位,本會為後援單位。當喪偶者來到一葉蘭,自覺有需求或經社工員評估後,認為需要提供哀傷輔導服務者,將轉介具備哀傷輔導專業之心理師或社工師,藉由諮商會談或參與成長團體的方式協助個案一同走過悲傷。